+-
游内乡县衙赏深意匾联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衙署,是封建社会的官署,老百姓称之“衙门”。 衙署在春秋战国时被称为“官府”,汉代称“署”,而“衙门”之称到唐代才兴起,后一直沿用至明清,是封建社会官员办公的地方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实行郡县制,全国设三十六郡,郡下设县,县为封建政权的基层单位。作为封建社会的行政机构,必须有施政的官吏,也必须有治事的衙署。漫长的封建社会里,在中国有众多的行政机构,因而也就有众多的衙署。由于世事的沧桑,到了今天,能保存下来的衙署极少,而能完整保存下来据说只河南省内乡县县衙署。游览了内乡县县衙署,知道其作为现今保存的一座完整县衙署,位于内乡县城东大街,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中国古代官署衙门,被辟为县衙博物馆,是国内第一座县衙博物馆,成为中国古代官衙建筑的历史标本。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(公元1304年),历经元、明、清三个朝代的修缮及扩建,逐渐演变形成了一组规模庞大、气势恢宏的官衙式建筑群,被专家誉为“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”,从重修内乡县衙碑文得知,现存的内乡县衙建筑物为光绪二十年(公元1894年)重建。 1996年11月20日,内乡县衙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02年被《中国文物报》评为“世界文化多样性十佳博物馆”;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

参观了内乡县古县衙,发现内乡县古县衙主建筑为坐北朝南依次排列,不但保留了众多的古建筑物,还保留有众多的官德文化元素。据景观内容介绍,内乡县衙建筑群占地面积47000多平方米,由大小院落18进25个院落组成,房舍260余间。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,有“天下第一衙”之称。游览其中,发现这个古建筑群包括了照壁、大门、仪门、戒石坊、三班六房、大堂、二堂、三堂等建筑物。照壁,又称影壁,风水墙,为县衙大门前屏蔽物,其作用是挡住人们的视线,使之不能对院内一览无余。大门,是县署的正门,两边有呈“八”字形的墙,明间额枋上有匾额书“内乡县署”四个大字,东稍间面南置一红漆大鼓,人称“喊冤鼓”即告状人击鼓喊冤的地方。仪门,是县署的第二道正门,此门不常开,而是从两侧旁门出入,只有迎接上级官员时才开仪门。戒石坊,位于大堂前甬道上,4柱 门,向南一面刻“公生明”3个警告个大字,北面刻“尔俸尔禄,民脂民膏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”十六字,县官坐堂理事,即可见此十六字,这是警告官员要秉公办事。三班六房,位于甬道中戒石坊两侧,是县吏役办事的地方;三班,即指皂、壮、快三班的值班房,即衙役值班的地方;六房,即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书吏房,是县衙门的内部机构。大堂、二堂、三堂是县衙建筑群中轴线上体量不同的三大主体建筑,大堂,位于中轴线的中心,尤为高大壮观是知县正式办公的地方,又称正堂;二堂,穿过大堂入屏门,正面就是二堂,这是知县小憩、退思、预审案件的地方;三堂,是知县的内宅,旧称“知县廨”,是接待上级官员、商议政事、处理政务及办公起居之所,有些案件事涉机密也在三堂审理

此外,内乡县衙各组建筑群体还保存众多的匾联,这些匾额、楹联镶嵌在建筑物上,不仅能起到极好的装饰作用,而且具有画龙点睛之妙,使建筑物生机盎然,意境深远,引人联想,发人深省。内乡县衙建筑群保存有匾额30余块,楹联30余幅,这些匾额楹联,是衙门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把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中的辞赋、诗文、书法、镌刻、官衙建筑艺术融为一体,成为衙门建筑、衙门文化、衙门楹联之大成者。这些匾额楹联以凝炼的文句、精湛的书法、深远的寓意,传承着中国古老的文化、古老的艺术。欣赏了内乡县古县衙匾联,印象最为深刻的楹联当数大堂楹联和三堂楹联。

内乡县衙大堂联云:“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 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”这幅对联是清朝御史魏象枢所撰。此联把欺人与欺天负民与负国有机结合起来,体现了封建统治者中的清廉辈“天人合一”的政治理念和爱民自警的民本思想。此联把损害人民利益提高到欺天负国的高度,可谓掷地有声,实在难能可贵。

内乡县衙三堂楹联云:“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 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”这幅楹联为清朝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到任后所撰写,对联以浅显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揭示了官与民,得与失、荣与辱的辩证关系。上联是如何看民,揭示官也是从民中来,民是官的衣食父母,为官者不能高高在上,欺压百姓。下联是如何看官,表明为官者要看淡当官,看重做事,不计较荣辱得失,能上能下。整幅对联的意思是居官要清廉奉公,以民为本真正做到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