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-
立夏的文章

  
  篇一:立夏
  立夏时节,万物繁茂。“孟夏之日,天地始交,万物并秀。”5月5日是立夏时节的开始,春天就要过去,站在夏天的始端,脑海里浮现出一些好听的花的名字。每一个花名都是有故事的,开在五月的海棠,含笑,三色堇,虞美人,七里香,金盏菊,芍药,鸢尾花,牵牛花,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颜色和自己的寓意。
  初夏,应该是紫色的。城市的马路边种满了紫色的鸢尾,一到五月盛开的,满眼诗意。带着浪漫的清丽,像一个满身浪漫气息的女子,立在岁月的舒缓中。五月的音乐里,传出了很多带着故事的歌曲。刘若英的《后来的我们》在五月的影片中,青春,爱情,还有很多我们都经历过的东西,在整个影片中流动。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段不可或缺的情感,那种纯粹的爱情,在我们一生的日子里生香,多年以后,我们都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我们,而爱情还是那年挚爱的样子。真正爱过的人,你活在我的记忆里,无人可替。“后来,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。可惜你早已远去,消失在人海。后来,终于在眼泪中明白,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。”
  听到朴树的《清白之年》,是在就要立夏的一个黄昏里。雨水穿透玻璃扑面而来潮湿的心情,一首直抵人心的歌曲,循环在播放。十年前,你说生如夏花般绚烂;十年后,你说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;而现在,你说轻描淡写的时光漫长低唱语焉不详。有多少故事在春天里开始,在夏天里结束。有多少想留住的人,却已经形如陌路。
  五月的风中,散发出青春的气息。“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,你说这对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。那饱满的稻穗幸福了整个季节,而你的脸颊像田地熟透的番茄。你突然对我说,七里香的名字很美,我此刻只想亲吻你倔强的嘴。”脑海里盘旋出七里香的歌词,经典的歌曲旋律很美,歌词更美,让人仿佛置身幸福的田野,闻到七里香的香味。晚春初夏,这些美丽的花开了,开在田头路边,开在一个人的心间。
  《后来的我们》中有一句难忘的对白:“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,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。”就像立夏的花开,盛装了初夏的天空,却会在开到荼蘼,落花而去。每一段缘分都有期限,无论我们最后生疏成什么样子,在拥有的时候,对你的好,一定是真的。不管花落,不问归期,当下就是最好的时光。相爱一场,你的名字是我心底最美丽的故事。
  立夏时节,万物生长。“门外无人问落花,绿色冉冉遍天涯。”绿色肆意横行,花草茂密旺盛。“春争日,夏争时。”一时就是一世,很多人一个转身,就再也不见。花开当季,过了时节就得等到来年。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,一时一节气。
  禅房草木深,适合初夏的心境。一片清宁,一段佳音。喜欢上平凡的日子,鼻息下有清新的花香,俯首拾起都是唐诗宋词。活着的人,都同样。却别于不同的地方就是心之所向,有人寻来花意,有人沉迷奢华琉璃,有人淡看世事,有人纠结烦扰。却正是,“立夏将离春去也,几枝蕙草正芳舒。”我们所见所想不同而已,世界没有两样。
  是啊,清白之年,你我皆清白。凉爽的初夏,长裙短衫都是风情。蔷薇爬出栅栏,点缀着初夏的时光。想有一堵花墙,上面种满蔷薇。“水精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。”开在初夏的花儿,再也没有蔷薇美了。花径深处,不问路有多长。就这么走下去,与有缘的人并肩,与陌生的人微笑,与日月同语,与你我共欢。能落得清白之人,方是不能错过。心清宁,人清净。夏天来了,我们含笑相迎。
  一杯浓色的汤茶敬立夏,一颗纯心敬岁月。所谓的不忘初心,大抵就是做好自己。暮春初夏,褪去春红,阳光洒在树上。一只蝉叫醒了夏天,一片蛙声,记起你的模样。那一朵花里,你来过。立夏,有故事。只想在老去时,你说的故事里,有这个夏天,有难忘的人。三色堇含羞倾诉:请想念我,请思念我。海棠花柔和绽放:愿你温和美丽快乐。芍药说深情执着:真情不变。鸢尾花满身紫色:我用热情拥抱你。(中国- sanwen.aiisen.com)
  立夏,你来了,我在等你。梁实秋说:“你走,我不送你。你来,无论多大风多大雨,我要去接你。”沈从文说:“我明白你会来,所以我等。每一段风雨,都是一种领悟。”
  
  篇二:立夏记忆
  二十四个节气里的立夏,在我的童年是特别隆重的,每年到这时候,那些记忆便塞满了我的脑海,挥之不去,悠然向往。
  立夏的准备,早在上年的冬至就开始了,那就是捏“立夏狗”。有关“立夏狗”的记忆是很温馨的,那其实是一种用糯米粉做的点心,却融进了长辈们很多的祈愿。每年冬至,外婆会和家里的女人们一起做各色的糯米圆子,黄圆子和粉时放进了煮熟的老南瓜,所以色泽金黄;青圆子放进了夏天酿好的南瓜叶,所以碧绿青翠;白圆子是纯糯米的,洁白通透。做好圆子还会做一样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重要的东西——“立夏狗”,“立夏狗”是用纯糯米粉做的,外婆会仔细地按照家里每个孩子的属相各捏一个,狗,猪,兔,虎,蛇---,捏完和那些圆子一起蒸熟,刚蒸好时,白白亮亮的,很可爱,看着就馋得不行,但是绝不让我们吃的,那要和圆子一起点上胭脂红拿去祭祖,祭完祖圆子可以吃了,“立夏狗”还要放在窗台上晾干,然后用油纸包好,小心地放进灶台上的猫猫洞里,我那时就问外婆:“各种样子的都有,为什么偏叫‘立夏狗’?”外婆说:“傻囡囡,怕你们不好养大,狗狗好养大,所以把你们叫作狗狗了,我跟祖宗许过愿的,要让你们平平安安地长大。”“那为什么不给囡囡吃?”“囡囡不急,到明年立夏时候吃,啊---”“那什么时候立夏?”“过了年,过完春天,就立夏了。”
  春来了,花开了,草绿了,燕呢喃,院子里的枇杷树上的枇杷一点点黄了,天也越来越热了,我都已差不多忘记了还有“立夏”这件事的时候,就突然听见表哥他们开始盘算去哪里烧“立夏饭”了。“立夏饭”是当地一种风俗,也有叫“野火饭”的,就是在立夏那天,小孩子们会互相结伴,拿上家伙什,去野外做饭,大人们是不参与的,于是这顿饭,成了“过家家”的真实版,是每个孩子都渴望参与的一件事。
  我是要缠很久,外婆才肯让我和表哥他们一起去的,从听说快要立夏那天起,我就不停地跟外婆磨,起先是不肯的,只是交待表哥做好后记得盛一碗回来给我吃,最后看表哥他们拿着锅盆碗筷要出发了,去之前跟外婆要“立夏狗”,我就哭,外婆心疼了,只好叮嘱表哥一遍又一遍:“不能让妹妹乱跑,走路要牵妹妹的手,饭要先盛给妹妹吃,记得给妹妹盛个“立夏狗”---”
  我破涕为笑,心满意足地被表哥牵着,跟着一大群孩子去了。到了早在几天前就选好的地方,表哥就开始分工,男孩子力气大,负责挖土搬砖,垒灶,拎水,拾柴火,女孩子负责准备做饭用的材料,说是准备,其实就是去地里弄,“立夏饭”里会放进去很多东西---白米,腊肉,野乔葱,春笋,蚕豆,豌豆,立夏狗。白米腊肉和“立夏狗”是从家里带的,其它的就从野外弄了,会去就近的地里摘,说严重一点是偷,但那天的农家是不怪怨的,只要不踩坏秧子,胡乱糟蹋,大人们会很乐意自家地里的豆子被摘走,因为那时节正是豆子长最快最多的时候,根本不必在意孩子们摘走的那点,野乔葱常常长在向阳的地头,捏住葱秧子用力一拔就能连洁白的葱头一起拔起,费劲的是挖笋,所以也时常由男孩子做,野笋小且少,不过一点点就足够了,我总是被分到看“家”的工作,因为同一块地里时常会有好几帮孩子在,得有人看着弄回来的东西,不然一不小心就被旁边那“家”孩子“偷”了去,我是很尽责的,一看有别的孩子来张望,就大喊“哥,有人要来我家拿东西了------”
  好不容易才准备齐所有东西,女孩子显身手了,淘米择菜切菜下锅,做得像模像样的,然后男孩子开始生火,一番烟熏火燎之后,锅里渐渐地冒出了热气,这个时候,“立夏狗”上场了,小心地从油纸包里拿出来,一个个地放进锅里,像是夏天热透的孩子,迫不急待地脱一去衣服,“扑通!扑通!”地跳进了河里。然后,香味在野地里一点点蔓延开来,野乔葱和豆子的清香,腊肉的浓香,诱一惑得不行,便忘记了出门时大人们交待的:饭熟之后要焖十五分钟再揭锅盖。十五分钟啊,在没有大人看着的情况下,等满十五分钟似乎是不可能的,于是盛起的米饭可能是没有熟透软糯的,还是湿湿一漉一漉的,有时候那饭还带着烟熏味,或者咸了淡了,但一个个都吃得那么香,烟熏黑的脸,带着汗水的脸,一张张洋溢着笑意,那么满足。每个吃到“立夏狗”的人,还会拿起来炫一下,猜一下这是什么属相,但都已煮得分不清楚了,这也不重要了,因为每个人都会想成那是自己的属相。我喜欢吃“立夏狗”,软一软糯糯的,还留着去年冬至的圆子香。稀里哗啦的,不一会儿,就吃得锅底朝天,连同锅巴也吃得干干净净。
  回来的路上,大伙儿还兴奋的叽叽喳喳地说着刚才的事,约定明年还要一起来。这时候的天气也沾染上了小孩子的顽皮,会突然下一场小雨,逗逗大家,大家就奔跑起来,一路欢笑着跑回家,我跑不动,又怕我淋湿,表哥就想了个很绝办法,把刚才做饭用的锅倒扣过来为我遮雨,那时候感觉这锅还真大,能把我遮得严严的,听雨打在锅上的声音,像整个世界只剩下雨声了。
  到家的时候早有大人等着了,要给我们每个孩子秤体重,那时可没有现在这样的体重秤,一个箩筐一杆秤就行了,小孩子爬进箩筐,两个大人抬着这样称重,到立秋的时候还要再称一回,看看过完整个夏天,家里孩子长了多少。我那时候总是奢望这样一直被抬着,可以晃晃悠悠地睡去。
  又是立夏了,可惜再也吃不到童年那时的“立夏狗”“立夏饭”了,只能这样怀念着。长大了,很多童年时做过的事都成了很奢侈的事,不由得叫人想起那句:当时只道是寻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