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-
访袁崇焕纪念园有感

  第一次认识袁崇焕这个名字是在金庸笔下的碧血剑里,书中所说的主人公袁承志是袁崇焕的儿子,后来随着教科书知识的学习,才知道袁崇焕根本没有儿子,是金大侠杜撰出来的。应该说,金大侠是很同情和敬佩袁崇焕将军的,虽然在这本书里袁崇焕将军根本就没正式出场过,但金大侠的意识写的就是他,不过在塑造袁承志的性格方面上的有些不如意罢了,以至于后来金大侠又写了袁崇焕评传。

  根据史书记载,袁崇焕是东莞石碣水南村人,明朝末年辽东烽火连天,袁崇焕出任兵部尚书兼右副御史,督师蓟、辽,扼守山海关。相继取得宁远,宁锦大捷,迫使努尔哈赤,皇太极忌惮,从而延缓了明朝的覆灭。然而,袁崇焕将军一心报国却遭朝内奸臣陷害,敌手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让明朝皇帝崇祯下旨处以磔刑而死。一生事业终成空,半世功名在梦中。死后不愁无勇将,忠魂依旧守辽东。成了袁崇焕将军最后的一首绝命诗。将军死后,他部下的一名义士,姓佘,连夜将其尸葬于北京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,即广东义园,并为其世代守墓。佘义士去世前,又嘱咐后人做到三件事永不为官,勤于读书,世代守墓。后人坚持祖训,守墓至今已传十七代。

  清朝乾隆年间,乾隆皇帝这才公开清高宗实录,冤情得以大白,后人便修缮了袁崇焕的墓地,这便是后来的第一个袁崇焕纪念馆。东莞人为了纪念袁崇焕将军,为了记住他的爱国情怀,为了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,东莞市石碣镇政府、水南村村民和海外袁氏宗亲于2002年共同集资开始在袁崇焕将军故居遗址上修建了袁崇焕纪念园,让后人世代敬仰。

  我分别于2011年2月和2012年4月来到袁崇焕纪念园参观,都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。我从莞城乘车出发,不久就到了。纪念园依傍东江,与榴花塔相映,气势雄伟的门牌楼,大家依序而进。进入大门,两侧便是树立着袁崇焕将军手下的几员大将的石像,再走几步,沿着台阶向上走,就是一处宽广的筑台,中央矗立着由著名雕塑大师潘鹤教授塑造的袁崇焕塑像,高约15米,手握佩剑,仰首北望,底座十九幅传记浮雕记载了将军的峥嵘岁月。接着我参观了雄伟壮观的三界庙袁督师祠,肃穆幽静的衣冠冢,芳草青砖的诗廊等。

  一番游览下来,感慨甚多。策杖只因图雪耻,横戈原不为封侯。的大将军在前线热血杀敌,保家卫国,崇祯皇帝为什么就偏信一个宦官的话,就要处死有功的边关主帅?问题出在哪里呢?难道崇祯皇帝不知道一旦边关失守,清兵兵临城下,不也是城破国亡吗?哎,这也许得从明朝的制度说起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靠武力打下天下的,作为皇帝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怕下属结党夺权,怕下属权力过重,于此朱元璋就连续制造了胡惟庸案,蓝玉案等,乘机废除中书省制度,罢除丞相官职,直接统领六部。

  为了不让大臣们权力过重,朱元璋还设置了锦衣卫,东厂,西厂这样的机构,来制约六部的文武百官的权力,并让太监来负责管理,向皇帝报告。这样的制度一直沿用到崇祯手里,加之,崇祯皇帝多疑,刚愎自用。试想袁崇焕将军威震边关,这是功高震主呀,皇太极利用两个太监使用反间计,只不过是恰好给崇祯皇帝提供了除掉袁崇焕将军的证据罢了。

  冤杀袁崇焕,导致辽东防卫几乎崩溃,而国内李自成,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直掏北京,1644年崇祯上吊身亡,结束了明朝的统治。正如康有为所述自坏长城慨今古,永留毅魄壮山河。

  现在我们纪念袁崇焕将军的爱国主义,也不能忘记崇祯皇帝的教训啊,更需要有一个好的用人制度来保障为民为国的好官呀,这才是民之幸,国之幸啊。

   

12下一页

来源:查字典随笔网 https://sanwen.aiisen.com/suibi-13229/
更多资源请访问:查字典随笔网 https://sanwen.aiisen.com/suibi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