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块“和气致祥”石碑,嵌在“冯家堡子”西面门楣上,来往游人都在这里停留许久,拍照、询问,当然还有好奇,陈旧的斑痕表明时间已久。解说员最后总爱说一句:“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。你、我、他就‘和气致祥’了呵!”逗起大家一阵哄笑。
哄笑之余,我在想:你和我“静坐常思己过”,我和他“闲谈莫论人非”。大家便可“和气致祥”。简单一句话,瞬耳一听,似乎觉得有些偏颇,迂腐,不那么准确和全面。但是细想起来,还真是言简意赅,饱含人生处世哲学。
“和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智慧,大哲理。从你我他来看,只有坦诚相待,开朗明净,常思己过,莫论他非,胸中自有健康平安的心态,眼中自有美好快乐的视野,人生就自有和气致祥的境界。
“静坐常思己过”,我读过《曾国藩家书》,他的人性中最闪光、最完美的一点就是静知:人无完人,孰能无过。即:人只有静下来的时候,才会想到自己做事做人方面,会有疏忽或有亏欠的地方。知己过,自然减少对别人的抱怨嫉恨;认己错,消除对别人的报复心情;与人和解,握手言欢,大家就和气致祥了。
“知己过”,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。做事做人常静思,从另一角度讲,由于明白了自己的过失,便可提示警诫自己,以后“过”不重蹈、“错”不重犯。在为人处世上谨防“己过”,坚持“人和”,才是一种待人处事之道,也是一种自知之明的策略,这样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同心合力完成己事公业。
“闲谈莫论人非”,曾国藩在信中告诫诸弟:要平骄矜之气,戒傲惰二字,不宜非议讥笑他人。叮嘱永远记得“是非只为多开口,烦恼皆因强出头。”真正懂得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”这诸多惨痛教训的道理。
日常生活中,若是闲时论人非,且有“说话人无意,听话人有音”的隐患,便会无意中伤人得罪人,自己一吐为快,却不知暗中埋下了祸根。莫论人非,把闲时论人非的时间和精神用来“常思己过”,别人无话音可听,也就无是非可传,这样即可减少避免伤人得罪人的机会,还可随时改正自己“过失”,啥时都是和气致祥的氛围。无容置疑,莫论人非,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条金科玉律。
成事之要,首先在于人和。待人接物中坚持和气,治家理政中坚持和睦,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和谐,自我修养上坚持“中和”。这样的人,才可和气致祥,才能获得家人、朋友、上下左右的大力帮助和鼎力支持,才能够干成一件事或成就了一番业绩。
然而“己不论人非”,却有“他人论己非”。俗话说:“谁人背后无人说,哪个人前不说人”。现实生活中,人前人后评头论足,七嘴八舌说别人闲话的现象却到处都有,遍地皆是。若要计较,恐怕自己就无所适从了,也就无朋无友可信了。假若得知受人诽谤,无需辩解,否则越描越变色,还是一笑了之。这样自己在得知“他论人非”时,而思己是否有过;无过,也要责己引以为戒。这既是一种坦诚,交给时间去鉴证人品;也是一种智慧,让诽谤的人自愧不如。
与人交谈,自古有“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”的现象。忠言逆耳利于行,但逆耳忠言讨人嫌;甜言蜜语蒙人眼,但甜言蜜语都爱听。所以人各有爱,己不可强为;人各有志,己不可强求;人各有缘,己不可强逢;心胸放宽自然态,不被心情所控制,随遇而安!和气可致祥,但“和气”并非时一昧软弱。原谅他人无意或有意的非议或差错,是人格宽容的不斤斤计较,是人品智慧的“大德灭小怨”,是巩固友谊和增进情感的理智方法。
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,你我他大家和气致祥。
家和万事兴,人和万事成,群和万事易,国和万民幸。